——深圳市美麗集團董事長兼總歐陽祥山

在武警部隊任營長的他為撐起遭到變故的家,在廣東武警系統第一個下海經商,在當時一草一木皆黃金的深圳,成就了他數十億資產的美麗集團。 六千多元到數十億元,屬于深圳美麗集團董事長歐陽祥山的創業傳奇在充分演繹。如今,他還是湖北省政協委員、深圳市政協委員、湖北省總商會副會長、廣東省湖北商會首任會長、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客座教授。 歐陽祥山,1959年出生于湖北云夢,深圳市美麗集團董事長兼總裁。1994年轉業下海經商,1996年進入房地產業。商業地產方面a,他成功打造了被譽為中國區域型購物中心樣板的龍華商業中心。正在開發的中國飲食文化城位于深圳清平高速鳳儀山南側,是深圳市十一五規劃的十大重點建設項目,是南中國最大的仿古建筑群,也是中國目前單項面積最大的餐飲休閑項目。 7歲領略人間苦難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959年,歐陽祥山出生在湖北云夢。1959年,大饑荒的年份,注定了歐陽祥山的童年是苦難的。當時中國農村許多地方餓死人不足為奇,吃不飽飯是那個時期的基本生存狀態。 農村家庭兄弟姐妹多是那個年代一個普遍的現象,歐陽祥山家里也不例外。眾多的兄弟姐妹,吃飯成了家里最大的問題。 7歲的時候,歐陽到了上學的年齡,但是因為家里貧困沒上學。歐陽有一個盲人姐姐,姐姐出嫁后,母親為了減少家里的吃飯人口而把歐陽送到了姐姐家,讓他伺候姐姐,同時伺候同是盲人的姐夫。 7歲的孩子,要伺候養活兩個大人,真應了那句“苦海無邊”。 姐夫比姐姐大10歲,雖然眼瞎,卻手腳靈活、腦子精明。迫于生計,姐夫決定給人算命。9歲的歐陽牽著姐夫沿街算命,被人視為乞丐,“小叫花”是歐陽小時候的綽號。 歐陽祥山在姐姐家住了五年零七個月,五年多里,他牽著姐夫幾乎走遍了漢川、應城、云夢和四周幾個縣市的所有地方。 歐陽祥山經常在公眾場合拉的《賣花姑娘》,就是跟著姐夫在“盲人算命”的苦難歲月學的。 “記得在我們經常落腳的云夢縣下辛店泗洲寺,有一天我突然想到了死。心想自己小小年紀受這么大的罪,這么大的恥辱,不如干脆一死了之。那次我走著走著,看到一條很深的溝,心想這兒是個尋死的合適地方,就加快了步子往那兒走。我一快步,盲人姐夫好像明白啥似的,在后面不顧一切地邊喊邊追:‘花子!花子你想干什么?你姐還在家里等我們回去呢!你快回來——’看著姐夫跌跌撞撞的可憐樣兒,又聽著他在說我姐姐,我的心就軟了下來,一下收住了腳步……” “姐姐和小外甥還在家里等待我們將換回的食物帶回家。我必須一如既往地牽著姐夫向更遠更遠的地方去,為那些期待運氣和安慰的人算命測字。” 現在看起來,當年他引著姐夫走過的路好像也就幾個縣市的范圍,可那時感覺像走遍了整個世界似的,路那么遠,道那么難…… 多少次因為忍受不了同齡人和那些粗野的大人們的欺辱與棍棒的毒打,他想丟下姐夫獨自回到父母身邊,可每一次都是因為想到了可憐的盲人姐姐及盲人姐夫與剛剛出生的小外甥,他又不得不重新光著腳板,披著寒露或冷月,走向前面那些陌生的村莊與鎮子。 “污泥香里養靈珠”——一池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只有臟黑的污泥才能養出清雅的荷花。不問環境,不顧水土,就是在最為煎熬的炎炎烈日之下,碧綠的荷花清凈修行,帶給世人一片清涼。 誰也不會想到,在苦難和饑餓的污泥里泡大的歐陽,竟然開出了一片又一片美麗的荷花。 廣東武警放棄公職第一人 “苦其心志”,歐陽比任何人體味得更深徹骨髓;“餓其體膚”,歐陽比同齡人經受得更為持久,F在,上蒼要為他安排“勞其筋骨”的因緣了。 有兩次因緣堪稱“絕地反轉”:入伍和退伍。正是這兩次轉身,開啟了他美麗的人生新篇章。 1978年3月14日,此時的云夢大地,春寒料峭。歐陽從老家湖北坐了三天三夜的“悶罐”車來到深圳的部隊。 那年頭農村娃能當上兵,就意味著人生的巨大轉折。19歲的歐陽當然更清楚這一點。“到部隊,我一定好好干,像《閃閃的紅星》里的潘冬子一樣,讓那些欺負過父親、母親、姐姐、姐夫的人好好看看!”從一腳踏進南國深圳綠色軍營那一刻,他就在心里暗暗發下這樁堅定的誓言。 初進軍營的歐陽祥山憋足干勁,積極上進。 他要進步,他太迫切了,迫切得不敢出現絲毫的落后。 每天晚上,歐陽把掃帚藏在自己的床頭,一大早就把整座營房打掃得干干凈凈。班長得知此事后“狠狠”地表揚了歐陽一番?墒堑诙烨宄,天還沒亮,歐陽大吃一驚:掃帚沒了!地面也早就被掃得干干凈凈!原來他的那份“進步”被別人搶走了。 歐陽于是及時作了“戰術調整”:他搶著幫助戰友洗衣服,給戰友的軍用水壺灌水,吃飯時給戰友分飯,星期天上山給炊事班打柴、砍竹子做掃帚。 由于沒有上過學,歐陽的文化水平很差。他像海綿吸水一樣如饑似渴地拼命學習知識。他用48天的時間,把一本字典里面的7832個常用字,從第一個字默寫到最后一個字,差錯率僅有千分之二,并且懂認、懂寫、懂用。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過人的智慧、刻苦學習的毅力、驚人的學習能力,獲得了豐厚的回報——歐陽從一個一無所知的新兵蛋子一步步被提拔,直至營級干部。 “部隊鍛煉了我的組織觀念和吃苦耐勞精神,另外對國家、民族這種責任意識也得到了加強。部隊給了我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學習能力。”多年以后,歐陽創造了“美麗商業帝國”后回憶軍營,感慨系之磨難。 1994年,就在所有人以為歐陽春風得意、前途無量的時候,歐陽祥山做了一個令所有人震驚的決定:“我要離開部隊!”這個消息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在部隊和家鄉炸開了鍋,這比當初“花子要當兵”更讓人震驚。促使歐陽下決心做出這個決定的原因還是他的家庭。這年,家里的頂梁柱嫂子患病去世,留下了年邁的雙親、癱瘓的哥哥、盲人姐姐姐夫和五個孩子,家庭面臨著生存危機。 此時,深圳在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下,一草一木皆黃金。有為青年來深圳創業成為時代的最大熱潮。 歐陽覺得在部隊的鍛煉已經使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去面對復雜的社會。歐陽再一次面臨抉擇。這年,他35歲。他毅然告別17年的軍旅生涯,懷揣著6500元的轉業費,在深圳特區開始了艱苦創業。他成為整個廣東武警系統轉業干部中放棄公職、自謀職業的第一人。 由饑餓和辛酸、淚水和汗水、忍辱與精進、砥礪與堅強鍛造了35年的人生“航母”,開始美麗起航。 美麗集團起航 苦難是人生最好的老師。這句話似乎是為歐陽說的。 他的第一筆生意是在深南大道遠東大酒店對面開了一家小賣部。10平方米,光線暗淡,掛滿了紐扣、別針、香水、肥皂以及五顏六色的女人用品。就是這么一個毫不起眼的小賣部,歐陽走出了一種與別人不一樣的經營方式:直接與廠家聯系,去除中間利益環節;24小時營業;播放音樂。 三個月后,歐陽賺了好幾萬元。那是1994年,對他來說簡直是一筆巨款。短暫創業增強了歐陽的信心,他相信在深圳這塊“遍地是黃金”的土地上,自己也能有“大公司”。 此后,歐陽輾轉于各個行業,他前前后后至少做過43個行業:小賣部、鑄造廠、過膠、燙金、紙箱、印刷、泡沫廠、面包廠、養狗廠、電器……后來轉向貿易,再慢慢進入房地產行業。 歐陽傾心打造的“美麗航母”揚帆出海,美麗集團正式起航了,短短幾年就在深圳開發了一系列的樓盤。 2011年,歐陽投資的文博宮順利申請為第七屆深圳文博會分會場。2012年,文博宮在第八屆深圳文博會上總成交額超過20億元。作為目前國內單項面積最大的古玩珠寶藝術品交易中心,文博宮連續兩屆在文博會上取得驕人業績。 “美麗集團進軍文化產業,目標是將文博宮打造成為‘文化+建筑+旅游+休閑+購物’的新型文化綜合體,打造成為全球唯一的航母型文化旅游休閑購物公園、世界級文化宮殿、未來深圳市新地標、中國文化旅游產業新亮點,使之成為中國新型的文化創意產業第一園。”歐陽祥山對文博宮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遠不止此,歐陽準備打造另一張深圳名片——“美麗193大街”,集世界193個主權國家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連綴成800多米長的大街——全球唯一的“萬國建筑博覽群”。 股權投資是歐陽進行企業版圖擴張的又一戰略舉措。近年來,美麗集團與中鐵大橋工程局合作投資了部分項目;還參股深圳航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新能源汽車的GPS、倒車雷達、門控、汽車音響等關鍵零部件生產商,踏入國家與深圳大力扶持發展的新興產業。 創意、創新、品質,是歐陽不懈追求的目標,他很喜歡馬克思的話:“商品驚險的跳躍,如果不成功,摔壞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的所有者。” 歐陽傾注畢生的“信仰、價值和境界”,浸透自己多年來對深圳的深情和理解,構筑成一座座“美麗家園”。它們不僅象征著財富、身份和品位,同時也承載著人們對生活的摯愛。 “慈悲”報恩 歐陽做企業特別靈活,他所涉足的43個行業,沒有一個是重復的。“生意做到七分就收手,留出三分利給別人。”這是他的一貫作風。他重視企業創新和轉型,美麗集團平均每年成立兩個辦公室,負責企業轉型產生的新興產業。 歐陽提倡“吃虧”精神。“我成功只有兩個法寶:吃點苦,吃點虧。”他與人合作尤其懂得讓利于人的好處:“別人能得到實惠,實現共同的發展,下次有項目還會想著你。好處全被你占盡了,那么生意只有一次,做人也徹底失敗了。” 歐陽祥山的企業強調速度,認為速度大于一切。別人兩個月才能做好的樣板房,在他的“高壓政策”下,一個星期就漂亮登場了;在他那里,時間不是以“月”計算,不是以“星期”計算,甚至不是以“天”計算,而是以“小時”計算、以“分秒”計算。 有時為了爭奪有利的開盤時間,在別人都將開盤時間設在“五一”黃金周時,他搶在黃金周一個星期前推出,等別人反應過來的時候歐陽已經賺得盆滿缽溢,一舉成為深圳的焦點。 歐陽執著,有一股不見分曉決不罷休的韌勁兒。他從不簡單地宣告失敗,在每一個生死關頭,他都會調動所有的才能智慧,轉敗為勝,化危為安。 他甚至幾次跑到了北極和南極探險。在世界最冷酷也最干凈的地方,挑戰自己的信心和勇氣,感悟心靈的純粹與純潔…… 歐陽多年來不斷為家鄉建設和貧困地區的教育盡心盡力,除了捐資4300多萬元為家鄉修建公路、改造電網、幫助家鄉建起了云夢公園和云夢博物館外,為自己原服役過的部隊捐資捐物800多萬元;為中華基金“育才圖書室”工程給西藏、內蒙古等邊遠省區的100多所中小學,送去近10萬冊圖書和數百臺電腦……累計捐款捐物達7300多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