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談吐文雅、笑容憨厚,從董永和七仙女故事聊到槐蔭酒樓,從米酒聊到職業,不知不覺間,初次見面的陌生感很快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開化人特有的親切和熱情。他就是市宏源飲服公司副總經理兼槐蔭酒樓經理朱福興。從普通廚師到集團公司總經理,朱福興通過幾十多年的努力打拼,在孝感的餐飲界占得一席之地。
1961年,朱福興出生在孝感城區的一個普通農家。打小就乖巧懂事的他耳濡目染了父輩農耕勞作的艱辛和不易。他遵循祖訓,志向高遠。1977年高中畢業后,他毅然背起行囊,跟著同鄉一道來到孝感城區,在熙來攘往中尋找著自己的夢想。他在孝感市飲食服務公司槐蔭酒樓做了一名普通的雜工。干了兩年,他覺得做工并不是自己的初衷,他想學門手藝。
機遇往往垂青于那些勤勞智慧善良的人。1983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朱福興認識了一位大廚,跟他學起了廚藝。由于自己在家除了砍柴種地從未下過廚燒過飯,涉足餐飲行業,對他來說,一切都是陌生的,但是他相信自己很快就能學會。從洗菜、切菜、配菜到調料、烹煮,每一道工序他都細細揣摩、領會,遇到疑惑不解的,便及時向師傅或工友求教,并經常與餐飲行業的朋友交流、探討,還買了很多相關的書籍和資料,不斷給自己充電,邊干邊學。1987年11月,朱福興榮升為槐蔭酒樓廚師長。
1991,槐蔭酒樓擴大不斷規模,老板看朱福興在管理上有一手,隨后被派任槐蔭酒樓任經理
1996年3月,朱福興任孝感市宏源飲服公司任副總經理兼槐蔭酒樓經理等職務,正式開始了酒店的整體運營管理。由此,他實現了人生的第二次轉型。
孝感因其良好的生態環境、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濃郁的文化底蘊,形成了極具特色的飲食文化。為了宣傳孝感,推動當地的經濟發展獻力。他在工作上勤奮好學,刻苦鉆研烹飪技術,干一行愛一行,任勞任怨,一心撲在工作上,認真研究和開發大眾小吃、惠民宴席菜肴,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贊譽。1997年他代表孝感市參加了全國第四屆烹飪大賽,其作品“桂花鱔園”獲銀質獎,為湖北為孝感爭了光。在平時的業務工作中,他把學到的烹飪技術與實際操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大膽攻關創新地方民間菜肴,成功地創作出了“蘭花放油魚”、“桂花鱔園”、“芙蓉茄子”、“水晶米酒”、“米酒蒸雞”等,多次參加省級以上大賽并獲獎。他不但自己學到了過硬的專業技術,而且還注重新人的開發和培養,把自己學到的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新人。十幾年來,他培養出一級廚師20名、二級廚師40名、三級廚師100余名,一級面點師15名、藝術雕花師5名,為地方飲食業輸送出了大量的技術人才。
朱福興長期在一線從事餐飲業的管理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根據自身精湛的廚藝以及多年的苦學和研究,創造出來的各種菜肴多次在各種烹飪比賽中獲得佳績,系列家常菜深受廣大顧客的喜愛,并受到了廣大市民的一致好評。朱福興曾多次被省廳評為優秀工作者,技術能手,鄂菜名師等稱號,2002年被選舉為中國共產黨孝感市第三次黨員代表大會黨代表,2003年被選舉為孝南區人大代表。同時,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致力于企業的管理與市場研究,探索出了一套國有飲食服務企業的管理經驗,并在公司內推廣,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