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深圳市運達來電力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南山分公司
總經理張金水

“信之道,義為大;有信者,行天下”。他從湖北孝感大悟紅色土地走出,憑著一身精堪手藝和老區人民樸誠勇毅的精神,以誠信立業,在深圳奮力打拼,逐漸站穩腳跟。他承諾做一名“無愧于心,有益于人”的企業家,并視之為信奉的人生準則,多年來奮發圖強,事業精進,獲得業界普遍認可,事業也不斷做大做強,個人夢想逐步變為現實。
他,就是來自孝感大悟外出成功創業人士,現任深圳市運達來電力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南山分公司總經理張金水。
不負韶華,雄心伴我行
張金水出生于孝感市大悟縣城關鎮,年輕的他就有著一番抱負。1989年,張金水還在大悟縣第二建筑有限公司做一名普通建筑工人,那時的他就有一身好手藝。那時,還沒有搞包工計件,可張金水每砌一塊磚都要盡力提高速度,每做一堵墻都要拿出最高標準;罡赏旰,他總要反思,還有哪些缺陷,需要如何改進?窟@種對自己的苛求,短短幾年時間,張金水就成為了建筑公司的標桿。
因為手藝出色,被老板看中,非要帶他外出一起搞工程,當時和他一起從大悟縣二建出來闖天下的總共有480人,深圳當時處在大建設大開發時期,老板把大家的邊防證等弄好后,大家同他一起來到深圳市南山區西麗鎮這片熱土。
當時好多老鄉都受不了深圳南山區西麗鎮的氣候,中午特別熱,人很難受,早餐都吃不出什么口味,活又重又累,很多人身體吃不消,加之當地人聽不懂孝感人說的普通話,打心眼里瞧不起內地人。于是很多人就打道回府了,張金水由于家庭條件差,想著回去也沒有什么事情可做,還是留在深圳發展吧。于是別人吃不了苦打退堂鼓后,唯獨他們幾個人留了下來。
西麗鎮項目做完之后,張金水又和老鄉們出去找項目做。他肯吃苦,踏實肯干,什么貼地板磚、水磨石等廣東人不會的活,他都會,而且手藝好,深受大伙認同。也得到了一個潮州老板的喜愛,老板讓他帶班,還讓他在自己家吃住,甚至衣服也是老板家人幫忙清洗。
張金水手藝好,人品也好。當時潮州老板接的大多是干部家庭裝修的活,張金水每次幫別人家做完工,都要負責幫忙把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對方非常滿意。長此以往,老板對張金水就更信任和器重了,只要接到活,老板包工包料,張金水就負責包工。老板看張金水人品好,活也干得漂亮,想讓他當女婿,由于張金水在老家有老婆,他講道德情操,于是婉言相謝了。由此,老板越發看中張金水的人品,關系也越發好了。
人們常說“小信誠則大信立”,誠信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也是社會交往最好的名片。張金水不僅人非常善良,做人做事也踏實可靠。在深圳,張金水與一位大老板交情非常好,有著近30年的友誼,這位老朋友一次跟張金水交心談心說:“對于錢,你的這些錢在深圳根本算不了什么,深圳有錢的人太多了,但你這個人給我的印象太實在,太真誠了,我尊重你,也很敬重你!”
在他創業打拼的深圳市光明區和惠州區兩個區,張金水的口碑一直非常好,深受同行業的認可。10多年前,一個商業伙伴為考察張金水的為人,于是邀請他一起散步。沿途都有開車的人與張金水打招呼,這位商業伙伴深為張金水的人品所折服。
靠誠信立身,張金水在深圳打拼出了自已的事業,開創了自己的公司,高峰期曾帶領3000多人的建筑施工隊伍。
無愧于心,信義闖天下
創業路上充滿艱辛,初到深圳,社會上痞子比較多,還有村里的干部也很會擂肥,隨便辦個手續,都要送些錢物什么的,不然事情就會很難辦。
還有就是查暫居證,當時深圳查暫居證查得非常嚴,派出所經常晚上到工地上查暫居證。一次張金水工地上80多人全部沒有暫居證,也沒有正規公司可以打證明,說明這些工人的來歷合法。剛好轄區派出所長是湖北人,最終沒有遣返這些湖北工人。經他建議,張金水找最后一家單位開了個證明,才辦下了暫居證,這樣工人們才算在深圳打拼有了個合法的身份。
張金水在深圳最初給別人建廠房,當時的深圳正處在大建設時期,迫切需要建造大批廠房。但創業之路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
1999年,張金水給深圳市半島燈飾公司施工蓋廠房時,當時面積達4000平方米。由于某種原因,后來半島燈飾不能在那蓋廠房了,廠子垮了,蓋的廠房就沒有人來負責給費用。這么大一個廠房建在那兒,當時張金水還負責有十幾個工地一同在做,盡管當時人工工資每天才幾塊錢,但這個4000多平方的廠房始終成了張金水的一大心病。
這么一個大攤子甲方突然說不能搞了,當時建安成本每平方就需120元,該如何是好?這時候工人等著要發工資,材料錢要給人家,加之他還有十二個工地包工包料,壓力很大。思前想后,最終張金水決定讓老板帶他去找甲方,尋求解決地租問題,因為地是當地村里的,村里肯定要收租金。經過反復磋商,甲方老板被張金水的誠意所感動,答應地租就用蓋起來的廠房收取的租金去付,租金問題這樣總算解決了。但是建廠房所用材料款及工人工資怎么辦?當時甲方老板被這個負責任的施工隊長所感動,慷慨地代張金水向材料供應商承諾一年后保證付款到位。一場危機就這樣得到有效化解。
靠以誠立身、以信謀事,真誠坦蕩,信守承諾,表里如一,張金水名聲慢慢響起來了,事業也逐漸起步,信用成為他日后事業發展最好的“通行證”。當時在深圳寶安區西鄉街道,一個老板看中他,承諾只要是張金水,所有的建筑材料都不需要付現,只要給他一個電話,就可以將材料直接拖走,工程完工了再付款。
張金水在西鄉建一棟24000平米的廠房,當時鋼材款240萬元,放到現在至少值2400萬元,這個建材老板全部賒給張金水。廠房建成后至少四年時間,由于資金來不及周轉一直沒有付款,后來那片地要折遷蓋幼兒園及小學,正好這片廠房也在折遷范圍之內,補償款一下來后,張金水第一時間就將240萬元送到那個建材老板家中。老板說:“你為什么不跑呢?你完全可以不給我就直接跑走呀?”張金水笑著說:“我為什么要跑呢?我決不做這樣的事!”老板信服張金水,決定邀他一起搞房地產,由于張金水手中當時沒有多少錢,于是謝絕了這個老板的好意。
老板后來自己搞房地產,他的建材市場交一個親戚經營,老板許下諾言,今后凡是張金水需要建材,盡管找他。2002年,張金水在寶安區一年建造廠房達80棟,所有建材都在老板那兒賒,材料上的事一點負擔也沒有,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